科傳新秀演講側記:Dominik Merdes、何俊頤談人文、水文與發展的歷史省思

October 4, 2023
兩位講者Dominik Merdes、何俊頤及主持人林木興於問答討論環節進行對談。
圖說:科傳新秀演講活動海報。

科傳新秀演講「人文、水文與發展的歷史省思」於5月18日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校區圖書館舉行。學門召集人郭文華開場致詞時表示,人類對水抱持的「治理」心態是一種控制環境的思維,不足以支持社會持續發展,重新思考「水」在人類社會的意義以及人與水的互動關係是重要的。本次活動的主持人為現任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木興,他以過去擔任水處理工程師的經驗開場,指出人類對水施以「處置」以維持其為人類所用,水則作為一種媒介對人類生活產生巨大影響。

圖說:本次演講主持人、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木興引言。

 

兩位發表人分別為德國布倫瑞克科技大學藥學與科學史系博士後研究員、現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訪學的Dominik Merdes,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的研究學者何俊頤;本場演講他們以〈帝國框架和流動的交鋒——蠕蟲疾病的知識〉及〈地緣政治和地方政治對臺灣地下水危機的影響〉為題,從歷史角度探究人與水的關係。

Merdes的研究聚焦於1920年代的東亞,尤其是日本與中國當時以寄生蟲為熱帶醫學顯學,鉤蟲病(Hookworm)與血吸蟲病(Schistosomiasis)是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Merdes採取一種後殖民視角,指出人類知識的生產受各路旨趣或因素影響,例如社會資本、國家政策,以及當時西方醫學佈道士所挾帶的福音觀念。知識作為一種對疾病的看法,無法自外於社會條件;人們對於知識生產的動因,座落在不同的認識論網格(epistemological grids)上。因此,當西方傳教士試圖以福音觀說服原住民接受更世俗化的醫學治療時,其實並不順利,因為上帝的觀念並不存在於當地人的認知網格裡。Merdes在嘗試疾病製圖時,不僅僅是圖形地圖的繪製,還納入了人口、科學家、傳教士等關係的映射。

圖說:Dominik Merdes向聽眾解釋肝吸蟲(liver fluke)的生命史循環。

第二位發表人何俊頤在其博士論文探討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治理臺灣地下水的歷史軌跡。地下水危機首先源於脆弱的地理結構、降雨、不當開發等因素,1980年代臺灣出現地層下陷問題時才發現缺乏專業人員解決此問題。本次發表則將地下水危機置於冷戰地緣政治的背景下進一步討論。1949年國民政府來臺、人口激增,因此急需大量地下水源供應;當時除了地方政治,外援也是影響治理的重要關鍵。國際援助專家提供了具體的治理思想、調查技術、設備和知識來貫徹管理,而國民黨水利官僚和政府官員也接受其治理思想,並利用國際援助體系獲取資源來實踐它,例如國際援助貸款將地下水開發項目中不同規模的參與者聯繫起來。這樣的形式不僅影響了國民黨對環境資源開發的組織方式,還塑造了對地下世界的特定視角,影響了後來的地下水政治。

圖說:何俊頤藉政府史料呈現外籍顧問在臺灣戰後地下水治理中扮演的角色。

兩位講者細緻地討論人與水的關係,特別是透過歷史脈絡呈現互動過程,讓人與非人在時空下的聚合成為鮮活的故事,更提供一條新的理解路徑,重新反省自身與社會,這也是科傳學門一直提倡的,突破學科框架,思索一種與環境共處的新可能。

延伸閱讀